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,4月11日上午,材料学院教师王苗苗、陈玉玲带领B复材221班20余名学生前往盐城工学院劳动教育实践基地——国胜家庭农场,开展“播种希望·收获成长”主题劳动实践活动,通过田间课堂唤醒学生对土地的热爱,让劳动教育扎根现实土壤。
精细劳作:弯须修剪里的匠心
在农场导师潘志鹏指导下,学生们系统了解巨峰葡萄的发展历史和生长周期。实践环节中,潘志鹏演示“三剪定形法”:左手轻托二年生藤蔓,右手精准剪除卷曲须根。“弯须会争夺主枝养分,就像人生要定期修剪杂念。”

田间课堂:汗水浇灌成长
随后,学生们两人一组,在立体栽培架间穿行,为葡萄藤“理发”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起初笨拙的操作逐渐变得流畅。抬头掐须的酸痛、指尖沾染的汁水、身上出的汗水,成为最生动的“劳动教材”。将“汗滴禾下土”的诗句从课本铅字中唤醒,镌刻为青春的独家记忆。

本次实践让学生在蔬果剪枝中领悟“精耕细作”的时代内涵,为劳动教育课程创新提供了新范式。未来将联动周边社区建立责任田,通过持续性的春种秋收活动,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品质与生态保护意识。